自2019年新一届支委换届以来,刑一庭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课题,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持续健全机制,创新载体,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规划和“队伍建设年”活动部署安排,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总体思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打造“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尽显忠诚干净担当”支部品牌,着力抓好“基础建设”“制度规范”“党建审判融合”三项行动,谱写党建“三部曲”,探索出刑一庭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谱好“基础建设”进行曲,强化支部凝聚力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过硬审判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召开党员大会8次,讲党课5次,召开支委会10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4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近百篇,调研报告数篇,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机关党委的重要文件精神每周定期组织全庭党员干部进行研习交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政治上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形成良好干事氛围。认真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树立“要善于从意识形态上来思考工作、部署工作、落实工作”的理念,针对法院特点和刑事审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始终把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今年以来就重大案事件、重大舆情等向院党组及省委政法委请示、报告20余次,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支持刑事审判工作、解决困难问题,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刑事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的强大力量。以谈心谈话制度为抓手,支部委员之间、支部有关负责同志与党员干部之间开展交心谈心40余次,了解掌握支部党员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常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将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日常,加强对舆论阵地,党员个人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管理,坚决与不良言论和行为做斗争,切实增强全庭同志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形成上下一心,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是创新开展支部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围绕刑事审判、党建扶贫、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不断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开创当家工作新局面。年初,与解放军兰州军事法院党支部达成“军地合作1+1,共建互惠促发展”共建协议,以支部共建促自建,强化有效履行审判任务的品格和能力,着力提高党支部建设质效,选派审判业务骨干为军事法院讲课2次,邀请军事法院10人次参加主办的培训班。与帮扶村吊旗镇大沟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支部党员王海峰派驻临夏县刁祁镇大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临夏县大沟村开展“帮扶春风入大沟”“防疫知识及相关案例宣讲”“扫黑除恶法制宣讲”“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好婆婆好儿媳文明家庭”表彰等形式多样活动,让贫困户产生强烈的社会归属感、荣辱感和幸福感。选派优秀干警参加省法院疫情防抗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法律宣传服务活动,与机关党委、刘家堡社区、福新路社区、崔家庄社区共同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庆七一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影响力。
谱好“制度规范”协奏曲,增强支部约束力
支部高度重视支部建设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支部政治建设标准化、思想教育和党员管理标准化、组织设置和班子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标准化、基础保障和考核评价标准化,推动刑一庭党支部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把党支部全面建成富有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
一是明确分工,齐抓共管,确保各项工作走实走细。坚持支部书记曹澜平亲自抓、总负责,支委王强、田雨阳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年初制定全年党建工作重点,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研究部署近期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齐抓共管,规范支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支部议事决策、理论学习、督查落实、党建台账、谈心谈话等工作运行制度健全、执行规范,形成常态长效。加强审判管理,始终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既充分放权,又有效监管。严格保证审判质量,充分发挥合议庭和专业法官会议的作用。
二是从严治党,强化作风,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坚决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纪律作风,按照“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三个规定”专项整治等活动,要求全庭同志做好内部和外部人员干预、过问案件的记录,净化“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强化对审判质效、出差审批、庭务管理、党务工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刑一庭法官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和《刑一庭书记员工作职责与流程》,认真梳理庭内工作事项,将工作任务明确落实到个人,做到职责分明,用制度管人管事。
谱好“深度融合”交响曲,提高支部战斗力
支部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分管院长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努力加强支部规范建设,以提高审判质效、提升司法能力为重点,以制度机制建设、审判作风建设、干警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支部战斗力,努力推动刑事审判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克服疫情防控的不利影响,在支部的引领下,全庭同志团结一致,责任意识更强、质效标准更高,通过加强审判流程规范管理,合理安排办案力量,科学把握办案进度。今年上半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0件,结案率为55.6%,较去年同期上升6.43%。紧紧抓审限内结案这个指标,切实加强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每周汇总审判数据、督办案件进展,动态掌握各办案人员办案情况,保证办案质量。在结案率提高的基础上,办结案件平均审限2.42个月,比去年同期的2.52个月缩短了0.1个月,其中,两个月内办结的占63.67%,三个月以上不满六个月办结的占25.52%,结案效率有所提高。
二是多管齐下确保案件质量。全庭始终树立“案件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严把案件质量关,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对证据方面存在瑕疵的案件,严格按规定补查补正,共计补充证据材料11份,因主要事实、证据问题发回重审1件。为充分保障人权,严格落实刑事辩护全覆盖制度要求,为57名被告人指派辩护律师;对未履行通知辩护职责,导致被告人在一审期间未获得律师辩护的,一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对于二审期间新的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或经控辩双方质证,对于一审审判程序不合法,依法应当发回的案件,一律发回重审。严把案件质量: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认真研析矛盾纠纷成因,求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主动接受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参加旁听;扩大律师参加辩护范围,充分发挥律师作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深入落实司法公开:确定专人管理文书公开工作,每月对公开文书通报,加大文书公开率和庭审直播率,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及时公开相关案件信息,推进“阳光司法”,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司法、信任司法。努力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平正义。在死刑复核工作中,始终坚持最严格的死刑适用标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绝不因上访闹访等压力降低标准判处死刑。今年报送最高法院的案件没有出现因事实、证据问题或程序违法不予核准的情形。 三是千方百计强化调研指导。编辑整理认罪认罚典型案例向最高人民法院报送,编辑印发1期《刑事审判交流》(约15万字)送阅省检察院、各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圆满完成《甘肃省涉邪教案件审判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藏区维稳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全省法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等4篇调研材料。办案过程中,注重加强与中基层法院的沟通协调和个案指导,对于发回改判的3案及未改判但存在瑕疵的12案,及时与下级法院交换意见,同时发函详细指出存在的问题,得到下级法院的理解支持,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近一年来与下级法院共开展面对面的交流40余次,发出案件指导函20余份。 四是聚焦中心,在保障全省工作大局上勇担当。紧扣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不断提升依法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省委工作的重点、平安建设中的难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作为审判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依法严惩涉疫犯罪,审查起诉工作,确保从快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全省法院目前共受理40起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审结31件,有力维护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积极开展打击暴恐、反邪教、维稳等专项工作,依法参与整治影响平安甘肃建设突出问题。组织专人对近20年全省涉邪教案件审判工作进行专题,积极参与全国涉邪教立法工作,报送信息、报告、总结等材料100余篇。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该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安排多人参与全省法院涉黑涉恶案件督导、指导等工作,对辖区内中基层法院审理的涉黑恶案件中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对涉黑犯罪案件和重大涉恶案件实现指导全覆盖,均明确1名审判人员具体指导,对中央和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案件,派出指导工作专班赴一线直接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