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近年来,甘肃高院少年法庭高度重视青少年维权工作,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坚持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双向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延伸保护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以“预防教育、心理引导、回访帮教”为工作方针,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探索、创新出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积极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道德遵循,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让未成年人能更好地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今年元月至“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少年法庭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特殊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面向未成年人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办起来
1月10日,少年法庭联合督查联络处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主题公众开放日”体验活动,邀请兰飞小学80余名小学生走进省法院,与法“零距离”接触,增强未成年人法治信仰,增进司法机关与孩子们的亲切感、认同感。活动中,孩子们先后参观了公众大厅、“民重如山”“法平如水”浮雕、法治文化长廊、少年审判圆桌法庭等,了解了法院概况、法院的基本职能、法官的日常工作、审判物件的意义。法官向小学生讲解了少年法庭的设置和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程序。此外,孩子们还穿上法袍,拿起法槌,走上审判台坐在审判长、审判员等位置上,个个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法官”,气氛一下就严肃而活泼起来,同学们对法院整个工作有了更加直观近距离的认知,都深受教育。“今天到法院参观,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后一定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当罪犯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我是第一次参加法院的开放日活动,这让我了解了法院,了解了法官的工作。我感到,遵守法律要从小就打好基础,否则,长大以后就容易犯法。我们小学生既要搞好学习,又要养成良好的品行,自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这样,将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孩子们兴奋地谈着感受。这一幕幕,记录下了学生代表到省法院零距离了解审判流程,接受法治教育的场景,也是少年法庭创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日常缩影。
二、扶志扶智,“开学第一课”走进多麻
为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按照院党组对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具体要求,4月22日,少年法庭法官在省法院副院长、第三帮扶组组长席小鸿带领下,赴临夏县刁祁镇多麻小学开展了“青少年开学普法第一课”活动,帮扶组部分干警及部分师生共150余人参加活动。帮扶组为多麻小学师生捐赠了1500个防疫口罩;少年法庭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七五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对校园欺凌说不》《家庭禁毒手册》等法律学习手册。法官以“法治与安全同行”为主题,针对临夏地区每学期都有涉及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溺水事故发生、持续上学动力不足等现象,以道路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和控辍保学为重点,对交通安全、溺水、未成年人性安全及疫情防控等一一进行了讲解。席小鸿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并寄语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取得卓越的成绩、拥有精彩的人生。这次活动以村小学为法治扶贫突破口,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三、普法入校园,向校园霸凌说“不”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为了预防校园霸凌欺凌发生,提高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5月28日,少年法庭三名女法官赴兰州市六十五中学开展了“预防校园霸陵欺凌暨义务教育”专题讲座,该校七年级学生共100多人聆听了此次讲座。法官从电影《少年的你》中的剧情切入到校园霸凌欺凌这一讲座主题,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分析了校园霸凌欺凌的原因和危害,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如何预防和制止校园霸凌欺凌。针对校园欺凌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法官向同学们介绍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打击犯罪及自我防范和保障生命安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学们在校园要做到:不做霸道的欺凌者,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共同努力,杜绝校园欺凌。”鼓励同学们遇到欺凌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告诫大家忍气吞声只会助长施暴者气焰。针对校园中出现的个别青少年厌学,有可能辍学的情况,法官又讲授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从《义务教育法》重点法条解读入手,讲解了义务教育立法的出发点、义务教育实施的原则、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益。特别指出,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统一性,告诫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既是适龄儿童的权利,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勉励大家坚持在校学习,成就精彩的人生。
四、巩固疫情防控,道德滋养法治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期间,少年法庭更应该保护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知识和法律宣传,统筹协调推进新学期校园法治宣传工作,用法治的力量护航学生返校复课,5月29日,少年法庭法官又走进兰州市第十九中教育集团武都路校区,开展了“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普法教育活动,献上了一堂特殊的“法治第一课”。活动通过放置宣传展板、设立法治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普及疫情防控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对疫情防控、校园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活动现场,法官以道德与法治讲堂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道德与法治讲堂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故事、道理和法律相融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向未成年学生诠释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遵纪守法,并充分利用疫情期间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重点宣传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解读生动鲜活的案例,以案释法,向学生们讲解防疫法律知识。同时,告知他们疫情防控期间要注意的事项,要勤洗手、多通风,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做好自身防护,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活动内容涵盖新冠肺炎防疫知识、疫情防控期间有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野生动物保护、犯罪预防、校园欺凌等相关内容,针对疫情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通过“认知、行为、情绪”三方面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场疫情,就是一本道德与法治书,谁都不是局外人!”学生们纷纷表示。讲座现场,学生们积极与法官互动,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会更加积极配合老师的学习安排,珍惜这次在疫情中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养成良好防疫习惯的前提下,努力学习新知识,也静待全球战“疫”胜利消息的到来!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使青少年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学校开展新学期的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长期以来,省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审判和法治教育工作,以法治讲座、旁听庭审、圆桌审判、发放法治宣传手册、开展公众开放日、打造法治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措并举全力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对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法治素养,提升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下一步,省法院还将继续指导全省中基层法院在辖区范围内中小学校开展系列法律讲座,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护航未成年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