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郝洪涛
董必武(1885--1975),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青年时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任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后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董必武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而且是一位影响较大的诗人。董必武一生笔耕勤奋,诗作丰富,情词朴茂,律切精深。他的诗作,是革命生涯的重要记录,是半个世纪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一部难得的革命诗史和革命传统教材。
董必武诗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一、感时记事,革命诗史
他以诗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
“法立玄为妙,冤沉碧不寒。
遥知嘉义镇,鬼夜哭云端。”
(《挽嘉义新四军通讯处涂罗十烈士⑴遇害》)
“内外相呼应,煽起反共热
奸徒劳作伪,屈指嫌琐屑。
途中伺方便,劫人货同越。
扣我六卡车,捕我人二八。
吹毛以索瘢,法律对我设。
不准寄书报,音信早闭瘀。
不许商贾售,封锁綦严切。
月饷暗停发,杀人不见血。
交通横被阻,纲纪何从说。
肆无忌惮行,谁能忍此物。”
(《居西安两月略书所见兼呈林老⑵》)
“重压青年集中训,屡兴党狱法西方。
小人放肆居高位,特务横行踞上床。”
(《感时杂咏》)
他用诗歌颂革命根据地的光明。
“渐见繁荣和菜社,颇为幽雅问华沟⑶。
三三政现新民主,七七权争大自由。
更有令人欣羡处,半工半读总悠悠。”
(《别延安》)
“四年生产食先足,一瞥延安乐已融。”
(《口占和叶参谋长⑷韵》)
“西红柿大甜萝白,边区多稼又丰收。”
(《颖超⑸同志来信问近作书五绝句答之》)
他写诗赞扬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梦思仙杖化,喜见铁桥悬。
武汉联一气,龟蛇在两端。
滔滔流不尽,荡荡路无偏。
转运增潜力,工程壮大千。”
(《闻长江大桥成喜赋》)
“长安大道起重楼,蔽日连云压蓟州。
入夜电灯齐吐焰,弱强光线耿相缪。”
(《次韵朱光同志长安大道上绝句》)
“秋水盈川没涨痕,步头无渡阻行人。
一桥架合东西岸,宝塔山前不问津。”
(《延河大桥落成》)
“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
(《访问井冈山》)
“油田开辟有丰功,萨尔图屯唱大风。”
(《参观大庆油田七言长律》)
“我把卫星送上去,喜煞全球革命人。
美帝苏修齐瞪眼,难得科技秘为神。”
(《庆贺我国人造卫星上天》)
“国家治理逢尧舜,学说推行重马恩。
万姓有权能做主,四民从业不忧贫。”
(《八十晋八初度》)
二、 酬唱缅怀,情真意切
这类诗在董必武诗中所占比重较大,意义深远。
“骨头生若铁般硬,胸次真如海样宽。
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
(《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
“高逸孺可钦,清标邈为鹤。
忧国心耿耿,夙夜求民瘼。”
(《答徐老⑹延安赠别》)
“大略观孙子,精微究客翁。
长征尝险阻,抗日显英雄。”
(《挽左权将军》)
“希文⑺胸喜阔,墨翟顶摩圆。
爱石几成癖,交友不计年。”
(《寿沈衡山⑻先生》)
“汉水东流逝不还,将军忠勇震瀛寰。
裹尸马革南瓜店,三载平芜血尚斑。”
(《吊张荩忱⑼将军》)
“传家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支。
屡有文章惊海内,从无渣滓扰襟期。”
(《谢老⑽旧历四月初三日六十大庆,闻讯已迟,补诗祝之》)
“倜傥陈司令,兼资文武身。
壮怀韬略广,佳句藻思新。”
(《赠陈仲弘⑾司令》)
“怀才能拔乱,许国已忘身。
血迹陵园在,勋名日月新。”
(《挽续范亭先生》)
“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
(《挽徐特立同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⑿不老松。”
(《忆王尽美⒀同志》)
三、 记游抒怀,寄情山水
董必武的山水记游诗,充分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陂。
盘桓最好循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初游庐山》)
“石门涧落空悬练,铁舰峰高翠列屏。
日照露台堪远眺,蝉鸣松树耐幽听。”
(《游天池寺,用陈沂游天池寺韵》)
“背山面海鹿回头,一片椰林景色幽。
起落有潮鸣有鸟,湾临三亚泊渔舟。”
(《偕谢老同行海南西道》)
“举首观悬瓮,低头鉴智渠。
柏槐皆古树,雕塑满丹除。
檐起尝惊雉,莲开乍戏鱼。
嚣尘隔已远,歌曲乐如初。”
(《游晋祠》)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清明节游嘉兴南湖烟雨楼》)
“出门一笑大江横,冒雨驱车丰满行。
湖上荡舟青入眼,四山松韵颂升平。”
(《游松花湖用朱委员长韵》)
“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
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坐观瀑楼中对雨》)
“山中连日雨阴沉,秋肃为功动鬼神。
年后云开红日出,林间暖入晚晴新。”
(《牯岭即事》)
四、 咏物言志,高尚情操
董必武诗咏物诗虽少,但都是高雅“精品”。
“北山有佳菊,经霜犹自华。
隐秀蕴幽芬,淡逸影垂斜。”
(《忆北山菊》)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为报春消息,园梅已尽开。
枯枝新功立,桃李漫相猜。”
(《园梅》)
“海畔椰林一片青,叶高撑盖总亭亭。
年年抵住台风袭,干伟花繁子实馨。”
(《椰林》)
五、 革命人生,壮心不已
这类诗反映了董必武走过的革命道路和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
“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
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
(《一九一六年作》)
“我似断蓬随处转,又从秦岭入三巴。”
(《返陪都长安旅次怀李愈友兼寄觉生弟》)
“凄风阵雨满城寒,几度遄归路未干。”
(《西安夜雨》)
“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
(《清明后一日得孔原书却寄》)
“内外形势好,应争上游先。
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
(《七十自寿》)
“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九十初度》)
董必武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手法上,是革命的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地记载历史,真实地反映革命斗争,真实地诉说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在形式上,格律严谨,押韵合辙,对仗工整,具有音节美和韵律美。在语言上,清新、通俗、流畅、洗练。在格律诗的创作方面,以传统形式赋予时代内容,与时俱进,可谓典范。毛泽东曾说:“董老善五律。”(《致陈毅》)
(此文为旧作,今修改,并发表,以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注释:
⑴ 涂罗十烈士:指涂正坤、罗梓铭等十烈士。
⑵ 林老:林伯渠。
⑶ 华沟:文化沟。
⑷ 叶参谋长:叶剑英。
⑸ 颖超:邓颖超。
⑹ 徐老:徐特立。
⑺ 希文:北宋范仲淹,字希文。
⑻ 沈衡山:沈钧儒(1875--1963),字衡山。
⑼ 张荩忱:张自忠,字荩忱,爱国将领。
⑽ 谢老:谢觉哉。
⑾ 陈仲弘:陈毅同志,字仲弘。
⑿ 王尽美: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病逝。
⒀ 邓恩铭: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4月遇害。
二00四年三月二十八日草于兰州
二0二一年五月二十日改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