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劳动者被拖欠的工资如何讨要?企业因债务缠身处境也很难,怎么办?
平衡双方利益,携手共渡难关!
2022年7月,甘肃省镇原县某餐饮公司因经营困难,停业倒闭,欠付11名员工工资未支付。
贾某、豆某等人近年来先后在镇原县某餐饮公司务工。后该餐饮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被迫关门歇业,并拖欠贾某等11名员工两个月工资共计8万余元。10月11日,贾某等人起诉至镇原县法院。
10月12日,该系列案通过绿色通道转到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室。
在吃透案情的基础上,人民调解员明确了该涉疫情群体性纠纷的处置原则,既要保障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合法权利,又要确保企业不因资金问题而压垮。
该餐饮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表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餐饮业举步维艰生存困难,以致其资金链断裂,目前债务压力较大。他请求原告方能够宽限一点时间,自己尽可能筹措资金将所拖欠工资一并付清。
王先生坦言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引起在场人员的理解与共鸣。调解员见状,不失时机引导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和换位思考,原告贾某等人的怨气得到宣泄。
原本气氛凝重的调解现场,渐渐变得一团和气。
经过磋商,大家一致同意,由该餐饮公司在2022年12月15日前将贾某等一众人员工资支付到位。
“你们放心,再难,我也会按期将工资结清!”王先生满满的诚意,给了贾某等人一颗定心丸。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当事人逐一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最终,11件案件调解成功。
没有花一分钱费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成本,11份摁着鲜红指印的协议,见证了这场双向奔赴的诉前调解的意义所在,即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不忘助力困难企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