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除了聊天、支付、玩游戏,还能干啥呢?自2019年2月27日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成功受理首例通过微信网络立案的案件以来,微信立案已成为麦积区法院的“新时尚”。
当事人通过微信扫一扫“天水微法院”二维码,进入页面点击快速立案,诉讼当事人就可以递交诉讼材料、进行身份验证,全部立案流程在指间完成,为诉讼当事人节省了来回的路费和时间。
对于微信立案带来的便捷,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的马进财深有体会。
马进财原本有一台挖掘机,并在微信群里发布了租赁信息。家住麦积区的张某在看到信息后于2019年1月28日向马进财发消息,称其愿意承租挖掘机,双方约定挖掘机的每个台班为1500元,来回运输费用由张某承担。
张某当晚在向马进财支付了一天的台班费后将挖掘机拉走。之后,马进财每天向张某索要台班费都遭到了张某的拒绝。
2019年2月26日,马进财再次向张某催要台班费时,却得知因张某自身原因,挖掘机已被他人扣留。后马进财多次向张某讨要挖掘机和台班费,张某均一拖再拖。这给马进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筹莫展的马进财本来打算亲自前往麦积区法院起诉,可由于路途遥远和自身关系,一直没有时间前往。
直到今年3月初,马进财得知麦积区法院可通过微信立案,这让困境中的他看到一丝希望。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马进财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天水微法院”,在填写完注册信息后,又填写了起诉状、证据材料等,并上传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并根据提示点击快速立案。
谁知在提交信息仅一天时间后,马进财就接到了麦积区法院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已经立案。
大家都好奇,怎么通过微信起诉、立案呢?近日,记者走进麦积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了解了具体的操作流程。
“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天水微法院’,该小程序将为当事人提供手机快捷立案、案件查询、文书模板、诉讼费工具、案例检索、风险评估等快捷诉讼服务功能,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相应的工具,上传、提交诉讼材料,申请网上立案。”麦积区法院书记员柳春瑞介绍说。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天水微法院”的数据与“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当事人在“天水微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后,麦积区法院立案部门将通过网络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决定是否受理。
“申请网上立案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上传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麦积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经法院初步审查后,若材料基本齐全可直接立案,准确结果以当事人收到的立案受理通知书为准;若当事人在网络提交的相关材料无法确认是否符合立案受理条件的,当事人应根据法院的审查意见,携带相关材料到法院立案窗口,由立案法官直接当面核实材料,决定是否正式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