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武威法院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12日 星期日
        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首页 » 纪检监察

        【廉政前哨】一盏油灯传家风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武威中院 发布时间:2019/5/4 0:00:0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一代名臣林则徐,晚年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子孙吃苦耐劳,奋发图强。林则徐传给后人的一盏青花瓷油灯,是林家最为珍视的传家宝,因为它蕴含着林家一脉相承的清廉勤俭家风。

        林则徐玄孙林崇墉着有《林则徐传》一书,书中记载,林家有一件很有象征性的传家宝,即双芯油灯。每到除夕合家团圆的时候便拿出油灯,以供长辈教育后代之用。在林则徐祖父那一辈,家道中落,田产、房屋都变卖了。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想通过科举取得功名,重振家业,一心苦读,常常彻夜不眠,可是竟因此得了眼病。中举无望,他只能以教书为生,因此林则徐年少时家境颇为清苦。每当夜幕降临,林宾日便点上油灯的一根灯芯,在灯下教林则徐四书五经,天天如此。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挑灯苦读,林则徐的学识和品德都大有长进。长大后,为了增添家庭收入,林则徐在闽县衙门内兼做知县的书廪,也就是抄写员,以其所得俸禄填补读书费用。林则徐为官后清正廉洁,这与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这种家风传承延续到了后代,林家后裔每逢除夕吃年夜饭,长辈总会在桌子上摆一盏油灯,吃一盘素炒豆腐。

        林则徐曾手书清朝大臣程祖洛的一段格言:“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甜美的泉水没有源头,灵芝仙草没有根基。人贵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建树。流动的水不腐臭,转动的门轴不生蛀虫,民众的幸福在于自己的勤劳。


        【旨要启示】林则徐的优秀品质,正是得益于年少时的磨砺,而这盏油灯正是这段经历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