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中基层法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基层法院新闻

        敦煌市法院:高效化解纠纷 切实为民解忧

        来源:敦煌市法院 作者: 责任编辑:王智慧 发布时间:2023/2/8 16:35:06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敦煌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立足审判职能,按照 “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要求,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构建“源头治理、非诉多元解纷”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了从源头上有效减少诉讼增量,及时高效化解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勇于创新,多源共治,力共建和谐新章

        民事审判庭立足本职,创新推出多项便民新举措。(一)线上开庭、隔空调解,群众“一趟不跑”化纠纷。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民事审判庭就高度重视网上开庭、调解工作,对于因疫情原因无法到庭以及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并调解成功的案件当事人,在庭前充分沟通,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利用网上庭审系统开庭和调解,既方便群众诉讼,又方便法院审判,免除当事人赴法院开庭的奔波之苦,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降低司法风险,体现司法为民。2022年共完成网上开庭82件,网上调解65件。(二)发挥行业优势,多元联动化解民商事纠纷。民事审判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主动加强与市工商联、企业商会等部门、组织的协作配合,积极推动企业商会调解、行业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机制,发挥商事调解组织化解专业纠纷的职业化优势,高效集约化解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三)立足审判职能,暖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民事审判庭在立案庭设立立案、诉前调解快速通道,针对妇女儿童维权案件由专人接待,正确引导,针对不同的情况,建议进行法律援助,上门立案,或者联系近亲属帮助诉讼。对于事实清楚的简单案件,快速调解,对需转入审判庭室处理的及时对接,节省诉讼时间和成本。


        二、多措并举,为民解忧,及时高效化解纠纷

        为切实提高民商事审判质效,民事审判庭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断转变审判工作思路,主动增强调解意识,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的力度。(一) 全程调解,确保调解效果。根据诉讼各阶段的特点,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调解。包括送达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双方当事人一起到场的“即时调”、开庭审理时的“开庭调”、发挥民调力量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庭外调”、定期宣判送达判决书前当事人行使请求调解权的“庭后调”等等。通过多种方式与当事人沟通,合议庭共同参与调解,努力化解矛盾。(二)重点调解,以点串线带面。在商事纠纷调解中,集中力量做好矛盾易激化案件、群体性纠纷案件、各类借款合同纠纷等案件的调解工作,力争达到双方当事人均满意的效果。(三)灵活调解,因时因案制宜。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承办法官采取面对面调解、背靠背调解、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线上调解或者是邀请有关组织、单位和个人共同进行综合调解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针对具体案件,化解调解障碍。2022年,民事审判庭共受理案件599件,审结585件,结案率97.66%,撤诉72件、调解186件,调撤率44.1%。


        三、规范管理,心系群众,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一是提升司法能力,准确把握职能定位。重点学习《民法典》颁布以来新出台的与家事有关的司法解释,利用在手案件与新规定比对进行学习,结合发改案件向有经验的其他法官学习,通过长期未结案件办理进行深度学习,力争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与案件有关联的法律规定,以适应工作需要。二是转变审判理念,着力凸显工作特色。在办理婚姻类案件时,除了将审判职能体现在依法裁判上,也要延伸到维护家庭稳定、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继续优化离婚证明书、人身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扩大亮点工作、特色工作的影响力。2022年,共发放人身保护令1人次、家庭教育指导令2人次、家庭教育随案附信36人次。三是延伸审判职能,构建多元化解格局。在完成审判任务的基础上,以在手案件为载体,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在家事案件信息共享、多部门联动方面做一些尝试,形成化解合力;多到基层、社区以案说法,做一些法治宣传工作,延伸家事审判的社会辐射功能。2022年,共进行未成年法治宣传12次、到市妇联普法宣讲3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