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昌中院始终秉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在党建总体布局、机制创立、品牌培树、效能提升上矢志不渝、持续用力,形成立体化支撑、一体化推进、信息化保障的党建新格局,实现了党建与审判业务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2021年6月,金昌中院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一、强化“思与行”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保障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凝心铸魂工程。一是头雁带动强根基。院党组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和“两个确立”等主题教育,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围绕学懂弄通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内容,分级分层组织专题学习、政治轮训58期1600余人次,选派470名干警参加162期专题培训班,开展主题研讨23场次,领导干部讲党课30场次,引导党员干警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创新机制促规范。找准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和执法办案的切入点,探索建立“12362”党建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办法》等23项制度办法,细化院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具体任务82项,健全责任体系,拧紧责任链条,推动党建工作常态长效、规范提升。“五化同步”经验做法被评定为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三是生动实践树品牌。着眼创建精品党建、打造精致模范机关,研究推出“金法红帆·法耀天平”党建品牌,精心打造公平正义、诉讼服务、办案能手等支部特色品牌,推行“十强”红旗党支部、“十好”党员先锋岗、“十优”示范党小组评选,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争创”评选活动,在全市法院选树先进典型14名,激励干警对标一流、争先创优。近五年,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院等23项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38名干警获得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强化“形与质”融合,激发组织功能驱动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组织力提升工程。一是集约化打造党群阵地。聚焦党支部“三化”目标,建成党建信息化平台,以模块化形式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实现流程全记录、内容全覆盖、争先有标杆、成果大家享。将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组建团总支,加强工会和妇委会建设,构筑党群一体活动平台,集中开展“党群共建聚能量·勠力同心促审判”及岗位建功系列活动65场次,形成党建带团建、党建促群团的工作格局。二是科学化布局组织架构。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审判团队组建实际,同步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设立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成立3个党支部和13个党小组,选配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配备35岁以下优秀干警担任支部委员,制定履职责任清单,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和规范,督促党务干部按章抓建、依规履职。三是实质化做强主责主业。始终坚持党建统筹引领不动摇,在工作部署、组织设置、典型选树等方面做好融合文章,用好用活激励保障机制,引导审判人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实现党务与业务双促进、双提升。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8006件,审执结44948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90.75%,审判综合质效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三、强化“责与督”融合,提升履职担当执行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强基固本工程。一是高标准考评党建。全面落实党建联系点、述职评议考核和积分管理等制度,激励干警用心干事、公心干事、干净干事,真正做到考核考党建、评议评党建、使用干部用党建。出台《科级及以下干部考核办法》等9项制度,探索创新“1+2+X”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建立起科学的干警选拔机制,近三年,法院系统调整班子成员22人次,审委会专委以下干部81人次;公开遴选和递补员额法官18名,晋升高级法官22人次,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二是严要求权责管理。加强风险防控,修订、新建制度121项,细化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推动岗位职责和履职指引平台运行,实现履职行为的可提示、可留痕、可倒查、可监督。召开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廉洁自律承诺书》300余份,常态化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收集核查诉讼服务、庭审等方面线索157条,谈话提醒11人,推动院风院貌持续好转。三是零距离督导检查。强化条线指导,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县区法院完善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等7个责任清单,定期或不定期下沉基层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审务督察,查纠突出问题45条,以严的督查标准倒逼履职尽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四、强化“内与外”融合,凝聚司法为民向心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市域治理工程。一是“党建+联治”回应群众需求。立足法院职能优势,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先后推出10类35项帮办实事举措和18个精品服务项目,与乡村社区、驻地大学、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领域开展共建联创26场次,常态长效推进走访慰问、“三进三帮”、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帮助群众打通堵点盲点痛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二是“党建+共治”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会同基层组织大力开展无讼乡村、无讼社区、无讼企业创建活动,在全市设立177个法官联系点,加强与综治中心、诉调中心、政务中心无缝对接,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工作,走出了一条审判机关与群众路线结合、司法职责与社会责任共担、审判执行与法治维稳相融合的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这一创新工作被评定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三是“党建+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坚决扛起优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围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等出台15个指导性文件,完善法院定点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召开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破产管理人工作推进会11场次,持续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和“诊疗式”助企服务,向200余家中小微企业发放《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手册》1万余份,解决企业法律问题600余项,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80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